相關文章

天水圍天頌苑一名12歲中一生昨日從其住所跳樓身亡,是四日內第三宗學生墮樓事件。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教師應多鼓勵及稱讚學生,避免讓學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有學者建議反思現今的教育,能否令學童在心理及生理方面有正常發展。

昨日凌晨5時許,一名居住於天水圍天頌苑頌浩閣的12歲中一生,被發現從大廈15樓墮下,重創昏迷。保安發現報警,救護員到場將男童送到博愛醫院搶救,可惜終告不治。警員在場撿獲死者的眼鏡及手錶,未發現遺書。

現場消息該中一生父母離異,父親身在大陸工作,他隨祖父母同住。最近家長日,老師曾提出其學業的問題,被老師訓話。警方初步調查,懷疑他因學業問題不開心而輕生。

死者就讀屯門區一間中學,該學校新聞稿,指全校師生對事件極為難過,又指該名學生學業及行為各方面表現均理想。學校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同時亦聯絡死者家人,向他們提供支援,又向全校發家長信,留意學生的情緒變化。

家長宜多與子女溝通

曾在教育署擔任輔導主任及發展主任的鮮魚行學校前校長梁紀昌對於連續有學生自殺感到惋惜,他表示,剛從小學升到中一,不少學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成績便會往下滑。當教師跟家長反映時,家長可能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如「你咁蠢!」,這些很傷孩子的自尊心。建議教師在反映學生學習成績時,也要提及學生做得好的方面和優點,不會讓學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梁紀昌又說,青少年13、14歲進入反叛期,很多事情不一定會跟家長說,提醒家長如見到孩子悶悶不樂或是時常將自己關在房中就要開始注意,主動跟孩子溝通。他也分析現在的孩子抗逆能力比較差,以前的年代家中兄弟姐妹多,吵鬧之後學習如何處理和面對,而現在的家庭很多僅1-2個子女,「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令其抗逆能力低。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羅亦華表示近日多宗自殺案令人擔憂,當局應採取對應工作。

學者促檢討教育方式

她認為,中國人傳統家庭都較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認為成績好才能出人頭地,坦言此觀念仍很難改變,再加上香港地小人多,競爭力大,很容易便會去催谷學生,有的學生因無法適應認為沒有出路、很絕望、或是成為別人的負擔時就會做出極端傷害自己的行為。

她呼籲青年學子遇到問題時能「停一停、想一想,放鬆一下」,是否自己太過繃緊,可以做其它事舒緩自己的情緒,如果仍不行則找專業人士協助,「找人幫助不是弱者的表現,而是有勇氣去面對自己問題的表現。」羅亦華也建議當局檢討教育方式,如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過長,如果學童在學校超過8小時,會否忽視學童的心理和生理的正常發展?

自殺有傳染性

對接二連三發生學生自殺事件,梁紀昌認為有傳染性,「如果有一個個案傳媒比較大篇幅報道,其他小朋友就有樣學樣。這方面有很多研究,不僅是香港,外國也是一樣,如果學童自殺,傳媒廣泛報道的話,就有傳染性了。」他說,在外國當有學童自殺會儘量低調不報道,他強調不是妨礙新聞自由,而且為了減低震撼性。

羅亦華也認為年輕人自殺的傳染性高,「本身的情緒狀態比較脆弱,當他們聽到這些消息時,知道有人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就可能會想到這樣。」她也建議媒體不要煽情的去報道。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局長吳克儉對於接連有學生自殺深表關注及痛心,會盡快邀請津貼中學議會、香港中學校長會、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的主席及教育心理學家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及跟進有關事件。

另外,一批新民主同盟成員昨日下午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教育局檢視學生所面對的壓力,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使學生可快樂地成長。他們提出多項建議,要求教育局增加學生輔導服務資源及人手;投放資源開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生活教育面對壓力等。◇
 

24小時求助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0000
生命熱線︰2382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諮詢服務):24667350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